为何喜爱
以前,关于民间艺术,我时不时都会萌生一个幼稚的,但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经常都在说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去拯救、发扬民间艺术,但为什么? 很多新兴的、时尚的、美好的艺术正丰富着大家的生活,用句白点的话,是学都学不来,用都用不及。而且都是些适应现代社会节奏、适应现代审美观的表达形式。 当然,听到的解释和研究也有很多种,例如这是宏扬民族文化的必要工作,是振奋民族精神的有力途径,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等等。而且,就凭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一句名言,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我们的民间艺术。 这样的分析是确确实实、百份百地正确,但隐隐约约觉得似乎太理性了,也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平民百姓会由衷的喜欢它们,这当然也包括我。为什么那么多的现成工具不用,而要拿起剪刀甚至赤手制作;那些传神逼真的艺术形式不去欣赏,而要跑到山沟里看“涂鸦”和“泥胚”。理性的答案似乎不能解释大家的喜爱。 直到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文章(叶细细文),其中有一段话,似乎给了我答案。这段话是这样的: ...也许正是在西安住久了,我养成了一些很陈旧的习惯。 譬如:穿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衫子,读线装书;给亲近的 朋友写信,我会在信内夹一枚蝴蝶剪纸... 看着这段话,突然很感动,感动于作者的情怀,感动于她对朋友的用心。在现在书信几乎已绝迹于电子邮件世界的年代,她的朋友们还能收到她的笔迹,还有那枚不知哪位民间艺人亲手剪出的蝴蝶。从这份用心去看,可谓是人与人交流的臻美境界...... 于是我也忽然释然,可能那就是对民间艺术喜好的原因,因为那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且是更直接更贴近的艺术的交流。 受站长之托在这个民间艺术版灌一篇开首篇,就权用以上的感想来充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