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查看收藏 查看购物车
TXriver 原木河DIY手艺坊  首页
首页DIY资讯材料市场创意秀台在线教室民间传奇交流论坛会员专区
民间传奇
请问客服 登陆 注册    
 
 
 
 
 
 
传奇故事特搜
 
 怀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
 
 河南民间剪纸
 
 中华一绝----叶雕

 

环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
摘自 新浪网 2003年09月29日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如今,已经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生根发芽,而距离最近的我们,却离她越来越远了--皮影戏已经成为隐藏在百科全书中的一个词条或者民俗纪录片中一闪而过的镜头。

  皮影戏,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近几年,随着老艺人的消失,年轻人的出走,皮影戏渐渐沉默了。各地演出的剧团和艺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出场次上,都无法与全盛时期同日而语。

  而甘肃环县至今却仍保留有最完整的皮影戏,虽是一种庆幸,但原因说出来令人心酸:在该县的一半村落,还没有通电,因此,皮影戏几乎是当地惟一的闲时娱乐。同时,像史呈林等一批最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们,一直坚守着皮影戏的最后荣誉,并不懈为皮影戏的留存、改革鼓与呼。


   道情皮影不是中国最古老的皮影,但却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皮影。像《青石岭》这样有500年历史的皮影戏,它的演出与500年前基本没什么区别,它的唱词是古文,由于唱词和调式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全靠一代代艺人口口相传,使用的乐器也是非常原始的简板和鱼鼓,就连演出中使用的皮影也全部是明朝和清朝年间制作的,年代久远,制作精美。它之所以加上“道情”两字,是因为它的唱腔是从道情发展而来。它和道教素有渊源,使用的乐器看起来与八仙里的蓝采和手里的两根弯竹板很像。唱词内容也多教人向上,扬善惩恶。

  环县道情皮影是从窑洞中走出来的,属于家庭戏、炕头戏、傀儡戏,农村演出全部行当一驴驮,一人挑纤,包白包唱,以独特的道情方式,笛子、笛呐交替伴奏,笛呐、四弦自然对奏,两大传统板路(飞板、弹板),四大调式(花音弹板、花音飞板、伤音飞板),内容十分丰富,可说是陇剧的渊源,电影的鼻祖。


  一个皮影人物的制作过程极为烦琐,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环县的皮影刻制精益求精,极其独到。

  首先,它选用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透明显色,适用性强,经久耐用的优质牛皮来制作。在制作时,继承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先用铁笔将样稿刻画在处理好的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刀具或刻或凿。线条流畅挺劲,酷似中国画的工笔白描,又如汉石刻一样潇洒精悍。

  而皮影的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热冷色对比强烈,在使用上讲究纯用,极少调和,使投影在亮幕上的影件颜色纯正绚丽。又加之各种纹样、图案由刀路分开,层次分明。

  皮影着色后,还要过好最后一关--出水,即熨平,传统的方法是将两块磨合无缝的砖烤热,把影件用湿布衬垫,逐个夹放在两砖之间,一般半小时水就出好了。皮影出水后刷上清胶或清漆,用以保色,然后装上操作环杆(通常有三根,分别装在胸部和手上),便可以在亮幕上表演了。

  皮影制作要求工匠的手艺必须熟练,否则刮出来的皮薄厚不均就没法用了。后面的镂刻等工序则要求更高,一个皮影人要刻3000多刀,多的要用30把以上刀具。

  但环县目前真正掌握皮影制作方法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一些老艺人使用的土办法会的人越来越少。比如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高低。既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但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懂得这种弹水试温度的技艺了。

  一种文化形式是和一种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中国的大多数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当各地都奔着更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时,注定要使非物质的、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的艺术进入困境。但是,皮影是值得中国人骄傲无比的艺术,我们希望它能够被更好的传承并不断的发扬光大。


    ▲TOP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请问客服   

原木河手艺版权所有